馆校共建担使命 全民艺术谱新篇——通城县文化馆助力构建新时代美育共同体

zxdt000061189

{{ex[0]}}:{{ex[1]}} 日期:2025-10-17 {{loadLanguage2(languageData,'作者')}}:咸宁市群众艺术馆 {{loadLanguage2(languageData,'浏览量:')}}5

馆校共建担使命 全民艺术谱新篇——通城县文化馆助力构建新时代美育共同体

馆君 通城县文化馆 2025年09月18日 09:29 湖北

图片

    在当今时代,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也愈发强烈。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对艺术教育的渴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更加追求多元化、实践化的学习体验 。


图片

    全民艺术普及是时代赋予文化馆的使命,为实现全民艺术普及的目标而努力。99日,通城县文化馆与通城县第一小学开展为期16周的馆校共建艺术进校园的实践活动。


图片

    此次活动由文化馆组织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小分队的志愿者走进学校,为孩子们开展舞蹈、口才、美术、书法、打击乐、二胡、电吹管等7个专业领域的艺术社团课程。通过这些志愿者的参与,形成了 “政府主导、馆校主体、社会协同” 的全民艺术普及新格局,让艺术教育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蓬勃发展。让学校成为“乐教乐学、善思善创”的特色学校,使校园文化彰显“乐”之韵味。


图片

图片

    通城县第一小学党总支书记杜开南同志和校长葛良同志对此活动非常重视高度支持表示美育教育从娃娃抓起,意义深远。孩子们在参与艺术课程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验和学习艺术。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艺术还能提升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素养,让他们学会欣赏美、感受美,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在艺术的熏陶下,孩子们能够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坚韧的品质,学会用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实现情感的宣泄和心理的疗愈。


图片

图片

    在全民艺术普及的战略布局中,文化馆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其角色从传统的文化活动组织者向文化育人的重要力量转变。以往,文化馆的服务主要集中在馆内,通过举办各类展览、演出、培训等活动,为群众提供文化享受。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相对封闭的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图片

    如今,文化馆积极主动地走出场馆,与学校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馆校共建,文化馆将艺术普及的触角延伸到青少年群体中,从孩子们的成长阶段就开始播撒艺术的种子。在这个过程中,文化馆不仅是艺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通过开设非遗传承课程、传统艺术讲座等活动,让青少年深入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图片

图片

    同时,文化馆还能够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学校培养创新创意人才。在艺术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展现个性。通过举办各类艺术创作比赛、工作坊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此外,文化馆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将艺术普及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 “供给端” 向 “需求端” 的精准对接,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文化育人的目标。


图片

图片


编  辑丨孔   浩
终  审丨朱红星


图片


点赞
评论
字号设置
标准